電測小風波

Mike Li黎廣聰/LACT/線裝事業處設計工程部

 
 接到宏達的Cable ass'y案件, 核心在PCB ass'y, 不敢半點馬虎 計與審圖時, 反覆驗證, 誓必做到依圖施工保證一次成功; 依系統作業, 品質無優,樣品一次成功。

 設計圖完成後, 發給供應商做, PCB 回來後經品管檢驗OK, 同時從倉庫領來了I/O, 發出去給天地通進行SMT加工, 來回一看, 外觀還可以, 焊錫扎實,放心一大半, 轉交給品管檢驗. 沒過多久IQC跑來要電測參數, 「抱歉」一聲後, 趕緊翻出連接器的SPEC, 很快的把規範定出來,HI-POT:AC500V 0.5A 0.1s;Insulation resistance:DC500V 100MOhm 0.1s。 看到IQC無意見後離開的背影,舒了一口氣, 暗幸自已有設計過兩年的連接器, 才能這麼快的滿懷信心的把規範定出來。

 隔天, 品管跑來告知, 測試20PCS不過, 有跳火花現象,絕緣電阻連50M都不過, 其中一PCS短路……還真有點禍不單行的味道。

 我拿過不良品細細看是否有鐵屑╱錫膏╱金屬絲(電鍍物) ect.引起。經借助放大鐿, 顯微鏡檢驗沒問題啊?IQC問道:「要不要降低標準呢?……」又想降低我的標準!有點想冒火……理論上是OK的,為什麼測試NG?問題沒有理清之前,先不改我的規格!

 好久沒動手解決問題了,鬆鬆筋骨,先出去轉一圈看看生產有沒有對 Conn.作電測,看他們參數設多少,可是轉了兩圈,都沒發現電測的工站,只好問人「這個產品有沒有電測的?」「沒有……」,剛想問為什麼,轉念一想,可能是怕影響平整度吧,暫且不理它,不要影響別人的正常作業。帶Vancen一起到現場去核對IQC的說法是正確的,但跳火花我怎麼看都沒有,掏出隨身帶的放大鏡,也沒看到,我的視力可是一等一的,我重覆確認,可大家都說有看到,我只好叫Vancen也看看,也沒有啊,會不會是皇帝的新衣效應?不管它那麼多,我可不吃這一套。我與Vancen回到office後,開始討論,列出可能產生的影響因素:

1.金屬屑。
1.錫膏。
2.金屬絲(電鍍物)。
3.端子偏移,兩PIN之間距離縮。
4.有錫尖。
5.有一個好,有一個壞(理論上就是11PIN的出問題)。
6.溫度與濕度影響。

 針對以上的開出偵破步驟並列成文件:

1.把儀器搬到實驗室,可獲得標準的測試環境,又有足夠的空間作不良分類。
2.把測試測具作好標識:1/2/3……11,要一一對應,以方便查詢。
3.治具是OK的。
4.若測試NG,拿白電油刷不良品,再測。
5.不良統計,NG的是5PIN還是11PIN 之conn,都是那幾PIN在短路。

 方案訂出來後,與Vancen都充滿信心,相信可以很快把問題抓出來,於是迅速展開行動。

 讓davery(新人)給治具做標識,並詳講原因,訓練新手從「小」做起是我是常用方法,一般做完後都給痛批。果然第一次做出的效果像狗啃一樣,批評自然不會少,第二次效果果然更後有所改善,更人性化,適度的批評還是可以轉化為動力的。Vancen也是一位非常活躍的工程師,自告奮勇去搬測試機,我說:「我跟你一塊去吧」「不用了,一個人行了」,在力量的角度考量,確實他就可以了,「你新來,人家不會理你」我說道,「哦!」,此刻,自我感覺真的良好,老牌員工的優越感在這裡得到進一步的升華……測試儀器自然是很順利的借到手。

 拉生技過來幫調機,「嘀!」,不良!治具都沒過,拆開一看,裡面「錫痕累累」,想必是用鉻鐵煬的熱縮套管,又是土作業方式惹的禍,抱怨沒用,當務之急是立即修正。

 善於動手是工程師的必備的能力,於是向生技學習了調機的步驟,演練OK後,放人(放生技回去做事情,一堆人圍在一起不是件什麼好事)。

 治具OK了,測試產品還是不過,拿白電油輕輕刷刷,風乾後,再測,還是不過。再刷!拿出Men 晚上刷牙的力量(注:早上一般迷迷糊糊,沒力),「聽說刷牙要刷5分鐘才有效,牙齒才會白……」與Vancen談到,「刷牙要上下刷……」我看了看Conn的端子 S,怎麼看它們都變得像牙齒了,於是把把左右刷改為上下刷,看能不能從「牙縫」裡刷出驚喜(備註:那顆短路的可是寶貝,我一直沒動,放到最後處理),「唉!啊,刷完了!」一測還是不過,此時的心情是半喜半優,喜的是又排除了一個因素,優的是問題還不肯浮出來。

 只好乖乖的做不良統計了,結果一出來,與Vancen對望發愣「怎麼是5 Pin 的 Conn.不良?」「對啊,理論上應該11易出問題才對?」無解,只好做最後一搏,對這兩個Conn分別測試,結果即是又讓我們哭笑不得:分開測是IJ的?「What happen?」,我們發現參數規範降底一倍時,AC250 50MOhm時,可以通過。我們草繪原理圖再研究後,二判斷為:

1.電壓疊加影響(串聯)。
2.電阻變低(並聯)。 

 「很有可能是疊加的問題」Vancen說,「疊加要串聯,那麼就要有兩個電源了?Where are they?」「得確認一下」,「電阻的變低引起的可能性更大,線變長(兩個在一起),絕緣面積變大,其它條件不變,相對來說,電阻就會變小」我說道,「那為什麼參數剛好跌一倍?」「我也不能確認為什麼,得查一下」。帶著兩個疑問,我與Vancen各自找專家去求解去了,Vancen去找Erisson,而我去找生技,最後的結論是「參數剛好跌一倍的原因是:此機器之參數是級進的,不是無級進的,此級別(500V)不能過,只好跳下一級(250V),剛好碰上(沒有280V品之參數),碰巧而已。大家認同此結論,當晚也睡了美美一覺。

 小心別忘了,還一個短路的沒解決,現地氣勢如虹,此問題當然也要一舉拿下,經過十來分鐘折騰後,還是不得其道,不過依經驗判斷,90%以上是金屬屑的問題,我讓Vancen去找連接器設計工程師Ahua or Knight,他們經驗多,或許可以很快揭開迷底,我們不要消耗太多時間了。Knight果然不負所托,三分鐘內找到問題點,搜出金屬屑的藏身之處。

 剔除金屬屑後,測試,OK!全部通了,與Vancen熱烈慶賀一番。

 高興之餘,把問題細細講解給IQC聽,甚至把分析的過程也細細講解了一遍,直到確認他懂為止(秘密:其實我這麼做是有私心的,他們懂得越多,解決問題能力越強,咱就越輕鬆,嘿嘿……)

 最後,我們還是把參數作了調整,將100MOhm改為50MOhm,因為以線組的需求,不需這麼高,以避免功能過剩而導至成高升高--良率的影響)。

 

[回上層目錄]

除商業用途,歡迎轉載。
轉載時請勿更改、刪減、或增加任何文字;並請註明出處。
以上文字或圖片若有侵害到任何人的權益,請來信至dcc@act-ioi.com.tw